网站导航

碳足迹

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行动 >> 碳足迹
全球高校的“碳中和承诺”
时间:2022-04-14 16:34:14 点击次数:337

多年来,全球各国高校都在致力于校园碳减排与达到碳中和目标,部分高校已经达到了碳中和状态。

2014年,德国吕讷堡大学(Leuphana University of Lüneburg)通过减少或抵消因交通、电力、暖气、水和纸张等的消耗而实现了碳中和目标。

2016年,查尔斯特大学(Charles Sturt University)成为了澳大利亚第一所“碳中和大学”。它通过转化包括屋顶太阳能和热电联产等在内的可再生资源来升级现有建筑的能源效率,同时运用可持续建筑原则和行为改变项目来实现了这一目标。

2019年,美国旧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实现了碳中和,比其原定的目标(2050年)提前了三十余年。该校通过节约用水、改用绿色清洁用品、在校园安装微型涡轮机进行发电和供热,以及购买使命驱动的碳补偿(mission-driven carbon offsets)等措施来实现碳中和。

同时,一些高校已经承诺在几年内实现碳中和。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承诺到2025年实现碳中和;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制定了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英国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Edin.)承诺到2040年达到碳中和;

南非开普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承诺到205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

此外,我国众多高校已成立碳中和专门机构和相关研究项目。

厦门大学:成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将打造在国际上具有引领性的创新研究中心和海洋碳汇科学领域的人才高地。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碳中和研究所,将围绕碳中和总体战略和实施路径、支撑碳中和的政策市场体系、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先进电力系统、先进能源技术以及其他相关重点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四川大学:成立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围绕以“生物质能源化工材料”为核心的碳中和技术创新,拟布局“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三大碳中和技术研发方向,推动三个研发方向相关产业发展,打造我国碳中和技术创新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立足多年全方位开展“大教育扶贫”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首创“碳中和新乡村”发展理念,持续助力帮扶地区构建乡村生态资源资产化绿色发展新模式,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精准帮扶新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其定位于碳中和高端智库和碳中和技术促进,对内积极推动能源、环境、信息、管理和金融等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外广泛开展与政府、企业和国际各方的协同合作。

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将在低碳发电与动力、新型电力系统、零碳交通、零碳建筑、工业深度减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CCUS与碳汇、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战略等方向重点发力。

以下是全球部分高校的碳足迹数据。(摘自文献:Towards a Carbon Neutral and Sustainable Campus: Case Study of NED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otprint.pn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碳足迹的几种计算方法

Copyright 2021 智慧能源管理项目组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0231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道385号